科教部 白晓东
近日,欧宝网页版入口神经内科十三病区运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急性脑梗死患者。 患者闫某当日在乘飞机时,飞机启动后突感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物不稳,欲起身站立时跌倒,不能行走,急向乘务员求助。当时病情危重,完全不能言语,更可怕的是,患者发病时间短,病情可能进一步加重!机组人员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后紧急制动,迅速联系机场救护车送往欧宝网页版入口急诊科,急诊科迅速联系神经内科十三病区值班人员,黄宇青主治医师迅速前往急诊科看望病人,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后考虑患者为卒中,患者发病仅半小时,若为缺血性卒中,需紧急行静脉溶栓,经神经内科十三病区全体医生讨论,一致认为病情危急,具有溶栓指征,并迅速决定运用阿替普酶(RT-PA)实施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在发病4.5小时内如果能通过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重新打通血管,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脑组织,患者获益最大,如果超过4.5小时再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脑组织大部分已缺血坏死,疗效差,而且出血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神经内科十三病区的医务人员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分工协作。一方面张亚博医生迅速协调检验科及影像科,行头颅CT及相关化验检查,并提前通知药库准备阿替普酶,另一方面黄宇青医生对病情进行了细致分析与评估,制定进一步诊疗计划,同时迅速联系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告知患者目前最佳治疗方案为静脉溶栓治疗以及溶栓风险,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整个过程惊心动魄而又张弛有序。最终,患者在发病后的2小时内及时用上了阿替普酶,药物刚用上20分钟左右,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病情迅速好转,患肢可以抬离床面,活动自如,血管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康复,转院时患者言语功能基本恢复,患肢肌力接近正常,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患者及家属非常感激。 运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技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手段。这次案例的成功是欧宝网页版入口神经内科十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通力合作的一曲凯歌,进一步推动了欧宝网页版入口神经内科静脉溶栓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是多种原因造成脑动脉血管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失语、偏瘫,轻者残疾,重者危及生命。近年来,我国进入脑卒中发病快速增长期,脑卒中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脑梗死的治疗缺乏特别有效的手段,很多患者因此留下严重残疾,甚至失去生命。目前,4.5小时内进行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是国际公认的最佳治疗手段,静脉溶栓可溶解血栓,开通闭塞的脑血管,及时恢复血流,挽救缺血脑组织,获得最佳效果。 近年来,欧宝网页版入口已成功应用“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技术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还有不少患者完全康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该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

以心为灯,用爱导航,团结协作,精益求精。
——神经内科十三病区
|